我们与发达国家的现实差距究竟在哪里?

碳汇林讯  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后,一直以大鹏展翅的态势,在天地间纵横。

但是中国和发达国家一直有较大的差距,这也是中国一直不愿意承认是发达国家的原因。虽然我们的教育普及率已经很高,但是文明的程度仍有差距,这个差距在于,我们传统的作为立人之本的仁义礼智信,现在大多数场景消失殆尽,而新的生态文明建设还没有同步跟进。国企央企是这样,民企也是这样,少数坚守信念的企业家和个人,长期被劣币驱逐,这就是现状。

根子上的问题还在于我们构建的教育体系。包括我们传统的中小学教育,都属于应试型的填鸭式教育方式。培养的学生真的走上社会,都得回炉重新打造。学校学的知识在生活中很多时候处于无用的状态。而国际社会国家需要的人才青黄不接,比如说双碳,国际社会从1992年就已经开始召开了全球首次全球气候变化大会,2005年欧盟就开始实践,但是时至今日,国家的教育体系仍然严重缺乏相应的教材和课程,更缺乏系统的教育。

国际社会的文明已经在进化,也从传统的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迈进。比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,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,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,这些已经不仅仅是概念,更需要我们不断深化理解的知识,去努力实践。但是很多先进的发展理念在我们的课堂里鲜少普及教育,这就直接影响到我们国家的可持续发展。

这些情况和问题肯定也经常被很多人呼吁,但是很少有人关注。是因为我们社会还处于不够聚焦的时代,GDP的思维模式还是左右了社会各个阶层的递进升级,弱化了社会前进的动力。

因此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,需要长期的春风化雨,潜移默化。中国能做到吗?(王军纯)

educate